为拓宽人大代表履职视野,助力区域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近日,重庆市巫山县官阳片区县人大代表就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开展集中视察,通过实地观摩、考察学习、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入学习先进经验,共谋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视察组走进巫山县平河乡起阳村、燕子村了解蔬菜产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状况,实地查看了当阳乡高桥社区秋月梨产业高质量发展及水上乐园运作情况,现场了解官阳镇新民村、八树村、雪马村西大魔芋、烤烟、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
“当前正值暑假,来漂流的人多,尤其周末扎堆,乡里3个主要领导周末都轮流来现场值班。”县人大代表、平河乡人大主席梁巨勇介绍,自7月9日平河漂流正式投入运营以来,累计售票超4500张,实现门票收入22.5万元,为平河乡全域旅游的蓬勃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2年,当阳乡从山东引进优质秋月梨品种,规划种植了300亩,其中高坪村150亩、高桥社区130亩、玉灵村20亩,形成了多点联动的种植格局。“大家看到的这片梨园今年是初挂果,预计全乡产量可达2吨,产值3万余元。”县人大代表、当阳乡党委书记赵岗介绍。
近年来,官阳镇因地制宜优化产业体系,在持续巩固烤烟、魔芋、干果等优势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将中药材产业作为乡村振兴支柱产业重点发展,在三合、老鹰、雪马、新民等高海拔山区重点发展川贝母、淫羊藿、独活等中药材,在后乡、芹菜、梨坪等中山片区种植木瓜,推动适种区域资源高效集约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目前全镇种植中药材12000余亩,种植培养面积居全县第二,产值居全县第一。”县人大代表、官阳镇党委书记汪顺升说,下一步,官阳镇将致力于打造巫山道地中药材品牌,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与巫山县官阳镇老鹰村接壤的巫溪县兰英乡西安村,平均海拔约1500米,种植的太白贝母今年迎来丰产,预计总产值将突破1.2亿元。
“自2006年引种试种成功以来,通过十几年的精耕细作,西安村已发展成为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太白贝母种植基地。”在西安村党群服务中心,兰英乡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曾凡明向前来考察学习的人员介绍,目前,西安村的地贝母种植培养面积已突破1200亩,依靠贝母产业,家家户户都走上了致富道路。
“西安村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由村集体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统一提供种源、技术指导、品质衡量准则、品牌打造和市场销售,有效带动了全村村民规模化种植太白贝母,这种模式值得学习借鉴。”县人大代表、平河乡党委书记杨裕富在交流时说。
“贝母种植需要定期轮换土地,避免连作导致的病虫害滋生和土壤养分失衡。西安村贝母种植时间长,有些基地已需要轮换土地,所以我们的种植范围逐步向周边辐射,包括邻近的官阳镇。”曾凡明补充道。
考察组一致认为,相邻的几个区县同处秦巴山脉,气候土壤类似,可优先考虑以西安村为依托,跨区域协同发展太白贝母种植,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座谈会上,代表们结合考察所见积极建言。“当阳乡贝母种植起步早,可惜发展得慢。”当阳乡人大代表、乡长岳艳不无遗憾地说,不过近几年全乡坚持党建引领,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充分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乡太白贝母种植培养面积已有200余亩。
“无论是乡村旅游还是农业特色产业,片区3个乡镇都要结合自己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市场需求来准确定位规划,打破区域界限,相互取长补短、补充丰富,力争产生规模化效益。”县人大代表、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雷瑞新表示。
“要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充分的发挥职业经理人、新型农民的示范带动作用,盘活利用好闲置土地,整合周边区县和技术骨干力量,区域联动、抱团发展,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县人大代表、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振国强调,人大代表要围绕党委中心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助力县域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